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我国居民储蓄和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www.977job.com 2021-05-27

□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 张运平 王学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多年来我国央行的利率政策对我国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影响作用很小,我国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对央行的利率变动并不敏感。  关键词:储蓄阶段 消费 利率政策    自1993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频繁运用利率杆杠来调节宏观经济,央行的利率政策除了对我国的投资有较大影响外,对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却未能产生应有的影响。根据我国1978-2003年历年的《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数据,我们注意到,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我国的人均消费和人均储蓄也随之提高,但人均储蓄的增长势头十分迅猛,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过低,而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过快。  1978年,我国人均收入才171元,到2003年则提高到4993元,增长28.2倍,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为14.63%,扣除GDP平减指数,年平均实际增长率为8.24%;同期,我国人均消费也由1978年的184元增加到2002年的3791元,增长近20倍,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为13.69%,年平均实际增长率为8.2%;人均储蓄则从1978年的21.9元增加到2003年的8018元,增长365倍,年均名义增长26.97%,年均实际增长率为20.58%。  对比人均消费和人均储蓄两组数字可以看到,无论是增长率还是绝对量,储蓄的增长都远远超过消费的增长,特别是从1995年起,我国人均储蓄的增长势头似乎不可阻挡,高储蓄与低消费形成鲜明的反差。    模型的建立    我们知道,影响居民当期消费和当期储蓄的原因都是非常复杂的。影响当期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当期收入、前期消费、当期储蓄、预期消费、利率、通胀率,等等;而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有:当期收入、当期消费、预期消费、利率、通胀率,等等。按照经典的消费和储蓄理论的解释,人的消费可分为自发性消费和引致消费,其中:自发性消费与收入无关,如果当期收入为零,消费者或者动用前期储蓄,或者举债消费;而引致消费则对当期收入有较大的敏感性。  一般说来,当期收入越多,引致消费也越多;至于前期消费对当期消费的影响,反映了消费的刚性和继承性;而当期储蓄对当期消费的影响为:在当期收入既定的前提下,当期储蓄越多,当期消费就越少;预期消费与当期消费的影响也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即在当期收入既定和预期收入不确定的前提下,预期消费越大,当期储蓄就越多,从而当期消费就越少;利率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为:利率上升,当期储蓄上升,当期消费减少;通胀率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为:通胀率越高,当期消费越高,当期储蓄越少。  为了探讨我国高储蓄与低消费形成鲜明反差的深刻原因,我们不妨对消费和储蓄进行建模。从上述消费和储蓄理论来看,当期收入、利率、通胀率是影响消费和储蓄的共同因素。  通过运用OLS线性回归方法对上述变量进行逐一筛选后,我们得出与现期消费存在较强线性关系的指标就是当期收入(Yt),而与现期储蓄存在较强线性关系的指标是当期收入(Yt)、预期消费(Ct +1)。为了考察前期储蓄(St -1))、利率(Rt)和通货膨胀率(πt)对当期消费的影响,在消费模型中,我们以当期收入(Yt)、前期储蓄(St -1)、利率(Rt)(一年的定期利率以时间加权平均而得)、通货膨胀率(πt)为自变量,以当期消费为因变量,进行对数回归拟合;为了考察利率(Rt)和通货膨胀率(πt)对储蓄的影响程度,在储蓄模型中我们以当期收入(Yt)、预期消费水平(Ct +1)、利率(Rt),通货膨胀率(πt)为自变量,以当期储蓄(St)为因变量。通过上述1978-2003年各变量的统计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拟合得:   消费方程:InCt =-0.3464+  0.9837InYt +0.0009InSt -1-0.0094Rt +  0.0041 πt  7.39 0.01 -1.37 1.87  R 2=0.9972 F=2112.42 D.W.=0.52  储蓄方程:InSt=-5.4868+  0.7956InYt +0.0471Rt-0.0094πt+  1.012InCt +1  1.68 2.58 -1.31 2.09   R 2=0.9937 F=904.61 D.W.= 0.63  两个模型的D.W.检验并不显著,这说明该系列存在较大的自相关性。为消除这种自相关性,必须对两个模型进行修改。对于消费模型我们引入一阶自回归变量,即前期消费(Ct -1);而对于储蓄模型,我们则对因变量进行差分处理,即以储蓄增长额(St—St -1=St)替代当期储蓄(St),并作为因变量。运用SAS软件拟合得:  消费方程InCt=-0.8456+0.25InYt   +0.0229InSt -1-0.0061Rt +0.0081πt+  0.7843InCt -1  2.54 0.75 -2.23 7.76 8.04  R 2=0.9995 F=9095.62 D.W.=1.81   储蓄方程:InSt=-0.8156+  0.9862InYt +0.063Rt -0.0232πt+  0.4857InCt +1  2.31 1.98 -1.84 2.09   R 2=0.9741 F=217.01 D.W.= 2.05  从修改的消费方程和储蓄方程的D.W.值,可以看出这两个模型的自相关性问题已得到很大的改善,D.W.检验、R 2和F值都是显著的,因此这两个模型是具有解释力的,是可以接受的。  从修改的消费方程可以看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最大因素是居民的消费习惯,其弹性为0.7843,且t检验显著,t值为8.04。  这说明消费的继承性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当期收入,该因素对居民的消费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其弹性为0.25,且t检验显著,t值为2.54。这说明,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居民的前期储蓄、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三个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却都不大。消费对这三个变量的弹性分别为+0.0229、+0.0081和-0.0061,这说明前期储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对消费的影响作用都很小。  再来看看修改的储蓄方程,可以看出,影响储蓄增长额的主要因素是当期收入和预期消费,其弹性分别为+0.9862、+0.4857,且t值较为显著,t值分别为  2.09和2.31;而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储蓄增长额的影响却比较小,其弹性仅分别为+0.063和-0.0232。    模型结果的再探讨    我国居民的前期消费和预期消费对他们的当期消费和储蓄增长额的影响为什么会这么大,而利率和通胀率的影响却微不足道?依据上述方法,我们仍然可以建模型:如果把居民收入分成永久性收入(固定收入)和暂时性收入(额外收入),其中,永久性收入根据收入的增长趋势得到,暂时性收入则可根据实际收入与永久收入之间的差额得到(有些数据进行了小小的修改)。  我们通过1978—2002年各变量的统计数据,运用SAS软件可以得到消费方程如下:  InCt=-0.9327Ytt +0.01InYtP +  0.3032InSt -1+0.0301InRt -0.0068Rt +  0.0078πt+0.7568 InCt -1  3.83 3.49 0.99 -2.89 8.66 10.09  R 2=0.9996 F=10353.63 D.W.=1.89  这个方程说明: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非常小,其弹性仅为0.01;而永久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则比较明显,其弹性为0.3032。  一般说来,永久性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和储蓄的基础。只有永久性收入增长较快,消费才能有较大增长,如果居民的预期支出较大,即使暂时性收入增加了,也不敢放手拿来消费,而是要进行预防性储蓄,以备日后之需。这个特点我国居民表现得尤其明显。  这可说明我国前些年连续降息但成效却不显著的原因。虽然降息有助于企业的减负,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还有利于国家降低国债成本,但降息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在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会使银行陷入困境。早些年份,银行界普遍出现的“惜贷”现象,不仅仅是因为信用风险加大的问题,而且是银行的利润空间太小的缘故。  当然,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非常复杂,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以下原因:  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少部分人掌握了较多的储蓄。高收入阶层消费饱和,投资渠道不畅,使货币长期沉淀于储蓄,而大部分居民属于中下收入阶层,即使有一点储蓄也不敢乱花,以备不测。因此通过降息来引导居民把储蓄资金运用于消费的努力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成效。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计划体制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被打破后,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时还难以完善。尽管“十五”期间有了很大进展,但只要“三大保险”得不到根本解决,城乡居民就不敢放手消费。  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过高。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其家庭成员的教育支出在其总支出、甚至在其总收入中的比重都是很高的。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许多家庭之所以储蓄而不敢大胆消费,与目前我国的教育收费高昂是休戚相关的。加上新旧体制的交替,增加了居民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迫使人们不得不增加储蓄,以防不测。  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个人的投资渠道狭窄。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能对出台的货币政策做出正确反应,甚至没反应,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果。  近年来股市持续低迷也吸引了许多资金流向储蓄。上市公司丑闻接二连三地被曝光也让投资者投资于股市的信心大为削弱,在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下,他们只好把资金存入银行。

相关热词:

Copyrights 2018-2019 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http://www.977job.com/, All rights reserved.